找到相关内容15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

    烦恼习气而导致这颗妄心贪染五欲六尘──财色食睡、色声香味触法──造诸恶业。因此,学佛者的修持,也就是断除烦恼,降伏妄心。但要断除这多生多劫俱来的习气,谈何容易?声闻四果修到阿罗汉的地位,才能断尽见思...如下表所示:   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。戒是止恶修善,依戒资定;定是息缘静虑,依定发慧;慧是破惑证真,依慧成佛。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。将此三学再分述如下:  一、戒学:戒一戒律,是修道者修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3738978.html
  • 僧团的成立与发展

    一口气跑到城外,口中喊着[烦死了、烦死了」。本来,财色食睡的五欲之乐,可以使一个人麻醉、堕落,但填补不了一个人心灵上的空虚。耶舍就是这样,他跑到城外,无巧不巧的正跑到鹿野苑,遇到了正在「经行」的佛陀。...他生活的五侍者。五侍者后来见太子接受农家女奉献的乳糜,以为太子退转道心,就离他而去。五人此时在恒河北岸、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修苦行。波罗奈距佛陀证道的伽耶山,有近三百公里的路程,佛陀赤足徒步,由伽耶走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0848618.html
  • “唯识观行”与思惟结构之改造

    扩张出对财色食睡的不同需求,对色声香味触的个人品味,对喜怒哀乐的强烈表达,乃至于一期生命结束时对自我的眷恋不舍。因此,“我”向来被认定是烦恼的根源,是生命不断投胎轮回的动力来源。而为了要堪破因“我”...者于所缘境中优游自适,思维结构呈显著改变时,一种之为“妙轻安”[ii]的精神作用便于禅境中升起,此即所谓“奢摩他”,乃近于色界初禅之“未至定”境界。总体来说,《菩萨地》对“奢摩他”的修学,仍然沿用了...

    孔祥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349730.html
  • 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在哪里

    的手里。人性,佛法说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,都皆有智慧、道德慈悲,没有者被五欲六尘-财色食睡,色声香味触法所蒙蔽。除了多少五欲六尘,即显出多少慈悲智慧道德,最起码,也有一颗「良心」。故谓人性,而不是...

    释圣法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950864.html
  • 木腿师父——桂仑禅师

   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他为国家取得的成就高兴,讴歌“财色食睡,地狱五条根。长江造大桥,害河转利益。高山修公路,世界求和平。”  1966年,史无前例的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宁波地区的僧人集中到七塔寺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1452644.html
  • 论数息观的修证

    财色食睡。人生活在社会上,都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二种欲望,精神亨受是人们的最高欲望,主要有七种表现: (1)贪色,男女之间互相追求: (2)贪著长相,相貌端正(3)贪著仪容,长的漂亮; (4)贪著...出入。止心亦复如是,知息出时,先从脐至心至胸,然後至咽至口鼻。入息时,先从鼻至口,咽,胸、心,然後至脐,如是系心一处故为止。此时,不念数随,身心轻安渐入定境,泯然空寂,不见身心相貌,如身入虚空之中,...

    诚 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3056529.html
  • 谈“三法印”的指导生活

    不执万法为实有,就可以逐渐出生死入涅槃。 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发达了,西方思想也进入东方人的脑海中,人们的欲望更加膨胀,深深地沉迷在这无常的财色食睡之中,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身体无常、生命短暂的...无我”的含义了。学佛如果知见不正,不但不能成佛,还要下地狱。  学佛要从做人学起,五乘佛法首先是人乘。太虚大师曾说:“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,人成即佛成,是真现实。”所以做人要尽到做人的责任。人生在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15062579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的理入、行入法门(下)

    四五)  为何虚老多次已入深山而又无法久住?虚老深知财色食睡等五欲,“生出喜怒哀乐爱物欲七情。七情又捆五欲,因此生死不了。”(注四六)虚老一生不近女色:弟子供养多而涓滴归公或用于修建道场,自己经常...生。若得胜报荣誉等事,是我过去宿因所感,今方得之。缘尽还无,何喜之有?得失从缘,心无增减。喜风不动,冥顺于道。是故说言随缘行也。  世人长迷,处处贪著,之为求。智者悟真,理将俗化。安心无为,形随运转...

    勋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0268682.html
  • 佛法让人生更美好

    见真,佛眼具足。 七情;喜怒哀乐爱恶欲。 五欲;财色食睡。 六尘;色声香味触法。 六根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5479653.html
  •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——于凌波居士

    戒取见、见取见,及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等烦恼。由上述的烦恼习气而导致这颗妄心贪染五欲六尘──财色食睡、色声香味触法──造诸恶业。因此,学佛者的修持,也就是断除烦恼,降伏妄心。但要断除这多生多劫俱来的...发慧;慧是破惑证真,依慧成佛。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。将此三学再分述如下: 一、戒学:戒一戒律,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轨范。我人起心动念、日常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,此三业可以为善,亦可以为恶。所以佛制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11882680.html